遗产继承案例:父母再婚时子女将近成年,继父死后继子能继承遗产吗?

2024-11-29 13:33:43 来源:上海无忧家事服务律师网 浏览:0

父母再婚时子女将近成年,继父死后继子能继承遗产吗?

 

父母再婚时,

子女仅差一个半月就满18周岁,

这种情况下双方能否形成扶养关系?

继父死后,

继子是否能继承其遗产?

近日,株洲市芦淞区人民法院

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。

基本案情

陈某与汤某于2006年10月31日登记结婚,双方均系离异后再婚。陈某有一子陈某红已成年,汤某有一子杨某未成年,随母亲与继父陈某一起生活。

2017年7月12日,陈某因病去世,留下一套夫妻共有房产及存款若干。

对于陈某的遗产如何分割,陈某之子陈某红与汤某产生了分歧,尤其是对汤某之子杨某是否应分得遗产,双方争执不下。

陈某红认为,汤某与陈某再婚时,杨某仅差一个半月就满18周岁,父亲和杨某之间未形成长期、稳定、固定的扶养关系。

汤某辩称,早在2004年11月起,自己便带着杨某与陈某开始共同生活,杨某结婚成家后也未分家,一直与父母住在一起。陈某死后,杨某作为孝子身份对前来悼念的亲友及同事跪拜迎送,墓碑上记载杨某为孝子,故杨某应分得遗产。

双方各执一词,遂诉至法院。

法院判决

株洲市芦淞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,是否有扶养关系为继父母子女间存在继承法律关系的关键。

本案中,被继承人陈某与原告汤某于2006年10月31日结婚,杨某虽已近成年,但在其母与陈某结婚后,一直与二人共同生活至陈某去世,期间长达十余年,陈某对杨某在经济和生活上均有所付出,履行了抚养义务,双方形成了长期且紧密的家庭成员关系。

同时,杨某亦给予了陈某较长时期的精神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照顾。根据案外人的证人证言,在陈某葬礼上杨某作为孝子对前来吊唁的亲友及同事跪拜迎送,按照本地风俗习惯,葬礼中跪拜、迎送等祭祀行为一般由死者的子女完成,如无子女则由最亲的后代来完成,跪拜者往往还需要承担之后死者祭扫等相关义务,再结合陈某墓碑上记载杨某为孝子,与被告陈某红的地位相同,可知杨某为陈某尽到了养老送终的义务。

此外,扶养关系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经济上的供养、生活上的照顾、精神上的关爱,是否形成扶养关系,应当结合扶养时间、扶助情况、居住情况、丧葬事宜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,不能仅以陈某与汤某结婚时,杨某已快成年为标准认定其不具有继承人资格。

综上,法院认定杨某与被继承人陈某为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关系,杨某享有对被继承人陈某的遗产继承权。陈某红不服提起上诉,株洲中院二审维持原判。

法官说法

近年来,中老年人再婚后财产处理和遗产继承纠纷案件日益增多。在合法合规分割遗产的同时,如何充分兼顾继承人之间情感是对法官的一个考验。

本案中的继承纠纷存在一个“特殊”点,即陈某与汤某再婚时,杨某虽未成年,但仅差一个半月即满十八周岁,确实缺乏扶养关系的时间前提,但是否构成扶养关系应从多个方面去考虑,如是否长期居住并互相照料,是否有经济上的支持及继父母死后继子是否履行“送终”义务等等。

此案中,法官经过综合考量,认定杨某享有继承权,是对继子女赡养老人给予肯定性的评价,实现了情、理、法的融合,有利于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,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体现。

 

来源:株洲市芦淞区人民法院

作者:熊诗瑶  编辑:李元

转载自:湖南高院

 

 

特别告知:如遇复杂紧急案情,还请第一时间电话或者微信咨询专业家事律师:150-0056-4818
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我们,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
联系方式

电话:150-0056-4818 (微信同号)

邮箱:xunshurui@yingkelawyer.com

地址:上海市静安区裕通路100号宝矿洲际商务中心50/51楼

微信二维码

二维码

Copyright 2022-2025 上海无忧家事服务律师网 沪ICP备16050443号-11
本站相关搜索:上海专业离婚律师,上海涉外离婚律师,上海婚姻律师,上海离婚律师,上海离婚律师咨询,上海婚姻家事律师,上海免费律师咨询
网站技术支持:点搜科技

法律咨询 150-0056-4818